人們多認為生命是短暫的,時光是易逝的,生活是艱辛的,痛苦是經常的…… 所以,能快樂就快樂。1958 年有飯吃就是快樂,小時候不上學就是快樂,經濟蕭條下有工作就是快樂,單身時有伴侶就是快樂…… 但是,吃飽了就無所謂快樂,不上學了就無所謂快樂,有工作了就無所謂快樂,結婚了就無所謂快樂……
快樂,思維的本質#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子孫誰見了!——《紅樓夢・好了歌》
《好了歌》中的快樂#
“可知世上萬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由此快樂並不是好,因為一旦吃飽了、喝足了、工作了、結婚了,也就沒有快樂了。
為什麼一旦滿足快樂就了了?人的欲望如高山滾石,而欲望的溝壑沒有盡頭。“好了歌” 點名了一種思維的結構,從高能到低能的跌落。跌落本身無意義,有意義的是由餓到不餓這一過程中思維產生的動力。無數種欲望的被滿足過程為思維提供者不竭的動力,也構成了思維本身。
思維存在即快樂#
思維存在本身,就是一種欲望不斷被滿足的過程。這裡的欲望並非是一種價值判斷,而是由未知到已知,由高能到低能,由無到有的一種思維運作結構。我自稱為 “欲核”,每人可能有各自的叫法。
如果快樂是一種不斷被滿足而產生的狀態,那麼活躍的思維本身無疑是最快樂的,也即思考是一種快樂的事情。
思維快樂與一般快樂的區別#
上學、工作、買房、結婚、生子所能帶來的快樂,也是思維所帶來快樂的一種,和一般的思考相比,這種快樂的特別之處在於既帶來了快樂,又得到了物質世界的獎勵,使人得以維持社會生活。但從快樂本身而言,上學等所帶來的快樂有限,效率更低。實際上,快樂並不必然需要借助物質世界的太多中介。
快樂的定義#
有人或許很生氣,問,既然你追求快樂,為什麼不去吸毒,來一管 meth。但是,在我的定義,所謂快樂,所謂滿足欲望,只是思維過程的一種活躍的表現。而我們透過思考就可以達到這種快樂,這或許是思維存在本身的意義,因為快樂本身就是思維在存在。
對《好了歌》意蘊的解釋#
既然思維存在本身就是快樂,所謂 “好” 便是 “了”,其實並非否定一切欲望與追求欲望,而是在否定一些過分追求 “好” 的行為,如前所述,望子成龍,忘女成鳳等等。如果否定一切快樂欲望,那麼 “好” 如果作為一個時刻,一個端點,一個純粹目標是毫無意義的。然而,我們可以推知 “好” 是一種圓滿的狀態。那麼這種生活所對應的思維過程應該是很平和的。也即思維本身就是快樂,活著已經很快樂了,過分追逐快樂會陷入不圓滿的狀態,進而成為快樂的奴隸。
思考,快樂的方法#
思考是思維活躍的一種狀態、活動。也是獲得快樂的一種絕佳方法。思維本身正常存在運作和思考並無本質差別,而是一種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好比吸煙和吸毒。對於世界萬般,思考就像是吸毒,會讓人很快樂。當然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快樂,但是對於現代人,還是需要一點猛藥才能體會到生命的美妙。
由於人們幾乎每天都會思考,但本文特指有意識的進行思考。這種思考因為是有意進行的,所以一般是在一種相對平和的狀態下。起碼不是在緊迫的危險中。這與思考的深度有關。
我思考的經歷#
小時候,我不敢打架,被欺負也不敢還手。天生的遲鈍讓我像一個獨立的島嶼,既沒有太受外來思想的干預,又對陌生的世界很疑惑。為什麼他們不喜歡我?為什麼我不敢還手,等等。逐漸,我確實想出了一些答案。或許是接收了書本上的模型,或許是找到了官方認可的真理體系,我迅速進入其中,使之成為了一個暫居之所。
隨著接觸越來越多的思想,我覺得這是一個能夠彰顯不平凡的特質,而且也是一個獲得精神安慰的方法。因為我不斷試圖透過吸收新理論來解釋自身發展的經歷,以及我失敗的原因。
當東拼西湊的思想體系搭建完畢之後,我思考的習慣越來越嚴重,逐漸希望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思想模型。每一個新的思維火花的出現,都会让我感到快樂。
思考的廉價性#
我常常反思自己變成現在這樣的原因,大概是我喜歡逃避解決問題。被人欺負,我不是去打別人,而是透過學習思想來使自己不畏戰鬥;不善社交,我也不去和人交往,而是透過思考來內化一種 “自言自語” 的模式;萌生愛意,我不是去追求,而是透過思考來杜絕欲望…… 以至於,我現在除了思考,就想思考。
這種原因在於思考的廉價,自動。它不需要消耗很多錢,也沒有風險。當然喪失的是當時的機會。
放到現在這個社會,經濟衰退,不結婚、不買房、不生孩子成了年輕人的選擇。他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能帶來快樂的事情上。而思考在所有能帶來快樂的方式上,它是最廉價的,也是最容易啟動的。
簡單說,思考隨時隨地,不需要任何的限制。只要你養成了一個善於思考的習慣,你可以無時無刻不享受其中的快樂。當然有人覺得這種習慣簡單,也有人覺得難。
思考的報償與複利#
天空中沒有飛鳥的蹤跡,但我已飛過。思考恰如飛翔,你確實飛過,但是卻飄渺無痕。思想本就是一個虛幻、主觀的東西,不喜歡思考的人會說,你這些東西有什麼用?
思考是無形的,但並不意味著無痕。恰恰相反,它的痕跡很深。當思考的產物外露於客觀世界,被他人所發現時,就已經說明思考的恐怖。
錯誤反饋,它將我們的預測與現實進行比較,並修正我們塑造的關於外部世界的模型。——《精準學習》
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當我們接受任何一種信息,大腦都在對其構造獨有的突觸。因為學習是一種深度的思維活動,人在思維時不是在從無到有的接受信息,而是不斷地修正信息,修正大腦中已經建構的模型。從某種程度來說,學習本身就是一種創造的活動,或者所思考的活動。創造作為一個外在標準時某些人的專利,但從內心世界來看,學習本身就是對個人大腦的重塑,是一種貨真價實的創造。
而思考是對已有模型的深度修正或發展。如果我們是一個追求真理,進行思考的人,那麼我們的思考會創造出很多理論、模式。也許對很多人來說,這種思想不值一提,但對我們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創造。理解本身就是創造。而且,這種層次的創造,會讓我們獲得思考的成果外加思考的方法。
思考的成果及複利#
思考的成果,會讓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加深,更容易修正我們對世界的模型。舉例,我腦中有一個關於創造的想法,經過思考之後,當下次我再碰到與創造之類的話題時,我會立刻想到曾經想過的想法,並試圖對其進行修正。
更重要的是,人所愛思考的東西,一般是對個人來說比較重要的事情。也即思考的產物和個人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繫。思維並不是一次性筷子,用完就扔。正如《精準學習》所闡述的那樣,那是一個不斷完善的模型。我們思考過的一件小事,比如創造的某個維度,會成為我們所有思維的基礎,進而起著基石與腳手架的雙重作用。
複利,即利滾利。他們對於我們個人所期許的作用,會隨著時間的變化呈指數級增長。當然,我們的思考並不一定能為我們帶來經濟利益,而只是思維的利益。
思考的成果更像是金閃閃和士郎的領域,裡面藏著無數的寶具,只要他們收藏過,或者見過。就可以在未來的某一刻重新調用。
思考的方法#
有價值的想法是可以批量生產#
我有一個習慣,就是將每天自認為有價值的想法放在一個地方。如果我認為這個話題足夠吸引我,或者我對此有很深的理解,我就會用邏輯來演繹,然後對模型進行修正。我在《靈感助產術》的短文中提到過這種感覺:
** 所以本次就是要進行感受的助產。把原來的細微的感受用邏輯拔出來。** 我發現,將肚子裡的東西拔下來,確實增加了對自身與世界的理解。這就像你有很多朦朧的暗戀對象,你總是還沒來得及追求就錯過了。現在,我們要把她追上,然後和我們進行一些深層次的交流。
但是,經過我最近一段時間的認識,我發現這些有價值的想法是可以批量生產的。
可以簡稱為思想嫁接法。即根據每天認識的不同,思維可以將兩個看似毫不相關的東西嫁接,對兩個事物認識越深,對於新事物的發現會越多。
創造不再困境#
談到此,就必須重新思考創造,參見《創造的困境》。創造,誠如范仲淹所說,岳陽樓之大觀,“前人述備矣”。但既然范仲淹寫了《岳陽樓記》,那肯定就搞出新東西,也可稱得上是創造了。
創造的實質與相對性#
以前我總是在想哪裡有新東西,現在看來新東西在於構造更多的聯繫。好比燉一鍋肉,放一點糖,放一點水果等等,每個人燉出來都不一樣。對於量的疊加,體現的不僅僅是簡單的堆疊,而且會發現事物之間內在的聯繫。
從消極方面講,對於個人來說,理解就是一種創造。哈姆雷特那一段的描述就是這個道理。只是,創造是相對的,對於你來說是新東西,是創造,但對於其他人來說未必。
創造的方法#
這種思考的方法就是學習,不是狹義的從書本上學習,而是以反映客觀世界的方式去學習、修正模型。而這種意義的實質,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創造新的聯繫。
所謂的創造是一種運氣#
當我們發現不同事物的聯繫,進而修正模型的時候,我們就發現了對我們來說的新東西,當然如果足夠幸運,你就會發現對所有人來說都是新事物的東西。這一千個哈姆雷特,並不僅僅就只有某些權威者的好,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簡單來說,就是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從各種事物上學習,是連接主觀與客觀之間最重要的橋樑。思考,是修正模型,構建聯繫的過程。只要沿著既定的軌道學習,就會修正模型的原有錯誤。
創造,思想嫁接的例子#
構成要件不滿足的例子#
舉一個例子。《史記》記載項羽說 “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西遊記》中又說,孫悟空在菩提老祖處求學時,抱怨菩提老祖想要傳授的法術,一問不能長生,便 “據此說,也不長久。不學!不學!” 我突然想起這兩種相似的情景,學習的目的性都極強。但我並沒有得到進一步結論,只是覺得裡面有些東西。
構成要件滿足的例子#
再舉一個例子。美國憲法中講究三權分立,最高法院透過判例與法理,獲得違憲審查權之後,美國民主的方式為人所稱讚。但是違憲審查在進行法律移植的過程中,歐洲各國移植均為成功。日本二戰移植最高法違憲審查制度也不理想,法院對權力的制約並不夠,而且有重大意義的判例並不多。
在這個例子中,你在不了解的情況下肯定有些疑惑,但你了解完之後,你大腦中自然會思考,為什麼作為全球首個違憲審查的美國司法制度移植難度較大?我大腦突然得出一個結論,因為美國的司法體系是自動產生違憲審查制度的地方,違憲審查能夠運行的原因並不僅僅是美國司法的形式,並不是法院可以審查法律的形式,而是由於美國整個社會的原因,你可以說整個系統需要一個違憲審查的法院。而在移植的過程中,移植的不光有表層制度,就像栽花一樣,帶土的花比較好活。這個土就是使違憲審查制度得以存活的基礎要件。原先最高法院審查,只是一種形式,必須要以某種手段來增加這種審查的刻意性,獲得更多的關注。也就有了憲法法院制度,單設置一個制度。就相當於帶土的花。
這些例子,就是想說明,一個新思想所需要的聯繫有很多個點,當我們具備其中很多點時,滿足新思想產生的客觀要件時,新思想就自然產生了,這便是思考的方法,多學習獲得新聯繫,多思考歸納新聯繫。
結論#
我本來只想寫思考的方法,但是總想起之前的《好了歌》,所以就從快樂下手,然後構造快樂與思維之間的聯繫。這種構造可以說正是一種思維嫁接法。
人生下來並非要追求受難,雖然我們一到這個群醜的舞台就忍不住哭。快樂作為人所要追求的東西可以說是最核心的一個概念,而且是相對客觀的概念,比幸福這個詞好多了。人的思維本身就是在有無之間,才產生思維。如果沒有這種差異,思維是不復存在的,我們難以想像一個全然已知的世界。這種思維,這種意志已經和世界融為一體,他就真的成了好了歌中的 “了”。無論人是不生不滅,還是只有當世,都是以人,以思考,以活著為前提的,如果無所謂自我,也無所謂活著,這種所謂圓滿也沒有追求的動因。
思考和其他快樂的方法一樣,都是思維的活動,只不過思考更加純粹,更加不依賴於其他,好比純粹的命令行而不是有一個 UI。思考本身也是一種創造,創造本身也是一種客觀的,偶然的思維活動。只要滿足一定的要件,新事物就必然產生。
在現在這個社會,也許思考是我們最廉價的快樂方式吧!
20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