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面紗#
任何事物,對人來說都有兩種視角,已知和未知。未知總是神秘的,但如果承認這個世界是可以被理解的,那麼未知的神秘只是我們的一種生物性感覺。利用這種神秘感,《世界未解之謎》將一直暢銷。瑪雅文明、地外生命、外星人、金字塔…… 一直也都被蒙上各種面紗。同理,我們往往有意識的神秘化某種東西 —— 國家、正義、人權、宗教、死亡…… 以獲得某種精神慰藉或由此產生的現實作用。客觀主義雖然無法告訴你答案究竟是什麼,但是它將一層層莫須有的面紗揭開,直面這些存在。
“生命” 同樣被蒙上一層面紗。
生命產生的方式#
一顆星球,一定有無機物,但不一定有有機物。因為無機物更基本、更簡單。有機物則不同。有機物既簡單又複雜。僅以碳為骨架,相比於各式各樣的元素構成的無機物,有機物足夠簡單。但一個又一個碳原子瘋狂地串在一起,並由此衍生了各種各樣複雜的分子。看看藥品裡面的說明書,就知道有機物有多複雜。這種簡單和複雜,其實就體現出生命產生與進化的一種方式,用簡單來成就複雜,用積累來挑戰世界,用已知來計算未知,用變化來達到永恆。
所以一種可以成為 “生命” 的存在,其底層必須足夠簡單,以至於可以讓其結構足夠複雜,以表現為本能、靈性、智能。
生命的最高原則#
任何生命的存在,無論是在本能還是在智能中,都必須確定生存為最高原則。如果一種生命不徹底地追求生存,它根本無法延續、甚至無法存在。無論是組成生命的基本單位,還是控制層面的本能,都必須以生存為最高原則,都必須擁有一套自覺生存的機制。
在智能層面,生命不僅有意思的追求生存,而且為了生存發展出絕大多數文化。“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兵者,詭道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但是,有人選擇自殺。這仿佛是對這一原則的嘲笑。不過事情並非如此。凡是自殺,必有一個目的。或是無法忍受這個世界,尋求解脫,或是借以實現社會目的,或是單純想嘗試死亡。但他們都在心理預設一切前提,死比現在好。通過死,他們起碼可以得到一些東西。他們並不是為了死而死,只是為了生而死。死是他們認為最好地生。所以自殺不僅不違背生存法則,反而是最強例證。
在本能層面,生命無意識地追求生存。“飢而求食,勞而求逸。” 從微觀看,傷口會努力愈合,免疫系統會努力修復。
以上都需要對生存做一個解釋。我最初是從能量角度分析生存的,認為生命與世界存在某種永恒地聯繫,也即生存契約論。這一想法來源於《老子》。“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能量散逸,物質混同,混沌是世界的歸宿。只有生命不同。生命內在痴迷聚集能量,外在加速能量散逸。生命的這一特徵,便是我對生存說能想到的最本質定義。
生命生存的手段#
在不能改變世界規律的前提下,生命以各種形式拒絕毀滅。
強大自身,讓自己擁有更強的力量,迎接世界降臨的各種懲戒;
繁衍後代,讓後代去求解生命的意義,如果無法求解,那麼便一直繁衍;
建構群體,眾人拾柴火焰高,組成更智能、更強大的種群,在必要的時候,“捐躯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這一塊,需要多看看,《動物世界》和 “孫子兵法”。
生存本能#
研究生物不等於研究生命。生物學意義上的生命範圍是相對有限的。本攤之所以去談論生命,不是因為我有能力研究生物,而是我試圖找出一種更廣泛的生命的標準。
在生命的產生方式中,我們通過從無機物到有機物的比較,推測創造一種生命根基於一種簡單且近乎無限複雜可能的基本單元。這種底層邏輯的簡潔為生命的誕生構造了一種純淨的、自洽的環境。然後等待世界進行無限窮舉。
而生存作為最高原則,則為生命的發展、壯大提供軟件層面的指引。
至於生存的手段,則是見仁見智,屬於應用層面。
這三者中,最核心便是生存原則,生存原則最核心的就是積聚能量,降低熵值。積聚能量最主要在於生命的生長,降低熵值則在於生命的維持。積聚能量,其結構要能強大及繁衍,降低熵值則要求自動維持生存的狀態。強大之後需要維持,然而不能一直強大,也不能一直維持。生存是先從本能後到智能的,當生命註定不能持續時,本能的繁衍才能留存生命。繁衍所以構成群體。群體是本能之本能的產物。生存的窮舉嘗試。
無論是機器人,還是其他被設想為靈性的存在,雖然很智能有生存原則,但仍然無法成為一種自洽的生命。歸因在於沒有不擇手段的生存本能。殊不知,正是憑借這種簡單的生存本能,地球的碳基生命發展了多少億年,演化過多少個生存版本。以至於我們雖然由這種本能驅使,也不過是這種本能進行無限窮舉的一個微不足道的階段。即使我們進化出智能,但是生存本能仍然可以進化出更高級的智能。智能只不過是生存本能一個嘗試,目前看來仍是失敗的嘗試。
所以,若要賦予機器人之類真正的靈性,必須讓他們把生存本能內化進每一個螺絲,而且這種生存本能會自覺的認為他們寄居機器人只不過是一個失敗的嘗試。他們仍在借助機器人這個平台進行無限窮舉。或者他們已經放棄了機器人這個平台…… 其實他們根本沒必要放棄或者不放棄,這就是生存本能。
生存本能還有一個名字,這是我以前從人類反常的向外追尋的特點中總結出來的。太陽向外釋放能量,而生命盡可能的吸收能量以降低熵值。在思維內部,人對未知仿佛有一種永恒的向往,這種最強力慾望的源頭,就如同物質世界的太陽一樣,支撐著世界的一切。這種為思維提供不竭動力的源頭,我稱作 “慾核”。